开封市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 系列之千年古村落-蔡邱屯

政权区划科 2024-03-11 0

公元211(建安十六年),为了感念蔡邕,曹操在圉镇东十里的蔡邕祖茔之地重修蔡邕墓,并派兵守护蔡邕墓,设立军屯形成蔡屯,蔡屯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魏书地方志》记载:“蔡邕墓在杞县南五十里蔡”;明万历二十七年《杞乘译注》《古迹考第三杞乘十一》:“蔡邕墓,在县南五十里蔡屯。种种历史证据表明,蔡屯是东汉末年因蔡邕墓守墓人聚集为村落,汉为陈留郡属地,唐贞观元年(627年)圉县撤县为镇,蔡屯随圉镇并入雍丘,民国时期属于圉镇区,1947年属于水东根据地杞县二区,1950年属于杞县六区,1962年属于圉镇人民公社蔡屯大队,1985年属于圉镇乡蔡屯大队,1993年属于圉镇镇蔡行政村。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蔡屯村是我党开展地下工作的地点。抗日战争时期,蔡屯是睢杞太革命根据地、水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设立有新四军交通联络站,是我军储藏粮食和枪支的重要地点。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总前委活动区域。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里一直是红旗不倒、颜色不改、坚不可破的红色革命堡垒。村里230多口人,13名党员,13名参军,牺牲5人,烈士5人,二等革命伤残1人,一人荣立革命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革命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自然风貌独特,地理学特征显著
    屯具有豫东平原村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蔡屯地处豫东平原,自然地理属为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地貌,铁底河在村东蜿蜒流过,周围河渠贯通,村内坑塘环绕,古树茂密,环境清幽,村内自然地貌及本土林木基本处于原生状态,森林覆盖率较高,树种多为落叶阔叶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所有这些景观形态构成了豫东平原村落的显著特征和典型风貌。
    二、历史建筑保存完好
    屯主体建筑年代久远,格调和谐,风貌完整,空间格局及功能有特色。传统建筑占整个村庄建筑总面积的百分之十左右,民居建筑为传统豫东风格合院式院落,房屋布局坐北朝南,采用堂屋加单侧厢房的布局形式,堂屋是院子的主要建筑,家长寿诞、走亲戚待客、婚丧之礼皆在堂屋举行。房屋布局以南向、东向为尊,和古代的日神崇拜有关,房子高度依据房屋“前不压后,右不压左”的准则。这种建筑特点反映了蔡屯村农耕文明底蕴厚重,民风淳朴,尊礼守法,体现了儒家思想的讲究尊卑等级、崇尚礼仪、重亲情、重道德规范。
    三、拥有丰富而稀缺的物质文化遗产
    历经千余年的沧桑岁月,蔡屯村有着众多历史遗迹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蔡邕墓和蔡家祖茔在村西北角处,历经千年黄河历次淤积现已深埋,现保留有蔡邕墓碑。清代曾重修蔡邕墓,墓原高四尺许,直径约六尺。墓前有一石碑,其碑高六尺,宽二尺六,上刻“汉蔡中郎之墓”,为清代大书法家阮元手笔。

2.汉代村落遗址在村西南角一带,面积约0.25平方公里,出土很多汉代瓦片、石碑、大青砖、青石碾子和陶器。  

3.汉代古井村落形成后人们在村头掘地为井,千百年来一直使用,直到民国时期淹没弃用。2022年古井在地下6米挖出,井深七米,口径三米,经专家初步鉴定为汉代古井。

4.明清建筑院落村内多处明清建筑,为抬梁式木结构,有雕刻着人物、山水、花卉、典故等图案的建筑物构件和墙面砖雕,建筑工艺精湛,古色古香,空间布局及功能有特色,具有鲜明的豫东地域特色,可参考价值较高。

5.百年古树村子有两棵数百年的古树,每一棵树都有神仙传说,有“槐爷保佑”、“大杨树神仙”等传说,人们对两棵古树很敬畏与敬重,古树守护着村庄,保佑人们四季平安、心想事成。
    四、拥有大量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1.水东根据地藏枪窖位于村南坑的东南角,为地道结构,长约20米,宽5米,有台阶通到里面,已被列入杞县革命旧址。

2.新四军交通联络站旧址为民国时期传统建筑,占地面积80平方米,堂屋三间,青砖蓝瓦,沟沿滴水,屋脊、兽头,建筑构件和墙面雕刻着人物、山水、花卉、典故等图案,内部为抬梁式木结构。抗日战争期间为新四军传递情报的地点,已被列为杞县革命旧址。

3.水东根据地地下炸弹所旧址为民国时期院落,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为堂屋三间,东屋三间,均为青砖蓝瓦的传统明清风格,抗日战争期间为水东根据地秘密制造手榴弹和修理军械的地点,已被列为杞县革命旧址。
    五、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屯保留着饮食文化、各种规矩、灯笼会、送灯台、耍犁铧、腊八节、祭灶爷、二月二打粮囤、饭场、全村大拜年等丰富的传统民俗,具有鲜明和典型的豫东特色。这些民俗体现了居民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价值,代表了豫东村落的主体与灵魂所系。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
    1.蔡屯灯笼。蔡屯灯笼起源于东汉末年,每年的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蔡屯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本地的高粱、麦秆、薄纸等材料制作而成。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制作的灯笼图案以红绿颜色为主,图案内容皆为古代故事,有“蔡邕下棋”、“父子三杆枪”等,构图巧妙,线条流畅,寓意深刻。蔡屯灯笼远销到周边太康、睢县等地。现存有五套制作精细的明代灯笼画模板,质地坚硬,制作精美,细如毫发,尤为珍贵。
    2.蔡屯砖雕。砖雕是村里历代传统泥瓦匠传下来的一个手艺。蔡屯砖雕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典故等图案,在题材上,蔡屯砖雕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鲤鱼、福禄寿禧文字等寓意吉祥和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蔡屯砖雕 主要用于装饰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其紧密结合了建筑构件原则和各种构件的造型,巧妙布局,精心雕琢,赋予了建筑灵动的生命。主要分布在门楼、影壁、楼栏、屋脊、牌坊等几大类建筑部分,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能体现蔡屯砖雕艺术的建筑目前仍有四处,虽经岁月的磨砺,风雨的剥蚀,却依然是玲珑别致,耐人寻味。
    3.虎头鞋、虎头帽、风帽。蔡屯的虎头帽、虎头鞋、风帽等制作艺术起源于清末,流行于农村儿童日常穿着中,承载了父母长辈对孩子的祝福,希望他们在成长道路中能够消除邪魔,像虎一样强大,并健康茁壮成长。虎头帽、虎头鞋无论是其形制、文化内容还是工艺结构都具有中国传统服饰特色的影子。虎头帽、虎头鞋上的图案看上去栩栩如生,形象生动,表现了老百姓纯真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趣味。

    4.纸扎。也叫“扎纸扎”,蔡屯纸扎是用高粱秸秆、竹条等原料做骨架,是集扎制,剪纸,彩绘等技艺于一体的民间工艺。蔡屯纸扎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末,主要有祭奠门楼、纸房、摇钱树、童男、童女等以及现在流行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电器纸扎艺术品。最为复杂讲究的就是祭奠门楼,高2米有余,从取材、下料、扎制、配色、糊纸、剪花贴花等技艺上非常讲究,在扎制时就要分层次制作出来,然后分层裱糊,需要四层多才能出来效果,门楼配色华丽逼真鲜艳,金光闪闪。

圉镇8.png

蔡邱屯1.jpg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