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志愿服务故事分享会(一)

2022-12-04 0

在心中,在行动。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成千上万名志愿者勇担社会责任,与众多医护人员、工作人员一起并肩作战,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开封人民的安全与健康,他们中有基层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一线志愿者,聆听他们的志愿服务故事。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郑东启   郑东启

二十多年前,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公益事业,以帮助别人、奉献社会作为人生价值的追求。作为开封民间公益团队的启蒙者和发起者之一,我一直积极推动开封民间公益的发展,用行动感染和带动了无数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二十多年来,我长期奔波在助残、环保、助学、敬老、帮扶、抗洪救灾、志愿服务培训的公益道路上,无怨无悔。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在各项爱心公益活动的现场,我都以关爱他人、快乐自我的道德情怀和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平凡举动带领志愿者们一起用最真挚的情感、最朴素的行动温暖着古城。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收获了社会的赞许,也荣获了许多荣誉,但是我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希望能为开封建设贡献更多力量。欢迎更多同仁志士加入我们,共同建设开封志愿服务更加美好的未来!

微信图片_20221204224846.jpg

王建凯爱心志愿服务团队   王建凯

2022年以来,我陆续发起和开展了公益晚上七点半”“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德育相伴青春护航”“爱老暖老夕阳情等20余项志愿服务项目,其中三个项目荣获开封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多次得到开封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肯定与称赞。最让我记忆深刻的组织开展SOS儿童村关爱活动时的场景,来自12个省市地区50多名爱心人士跨越千里将爱心汇聚到中原开封,他们中有受疫情影响停业的企业家,有待业的大学生,甚至有刚刚脱贫的困难群众,或许他们的收入不多,但他们对这群孤儿的捐赠与奉献是无价的。

从事志愿服务以来,我的志愿服务团队从最初的一个人到现在横跨16个省市地区的150余人,责任重大又使命光荣,在未来我将带着使命与责任,继续在志愿之路启程远航。

微信图片_20221204224852.jpg

开封市大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田瑞红

田老师,向您汇报个好消息,今天孩子自觉的上网课了,谢谢您!10月26号早晨刚过8点30分,我就接到了社区居民刘女士的感谢电话。

原来是三天前,我到社区介绍了自己心理咨询师、社工师的资质,受到了社区书记的高度重视,并当即在业主群里发布了我的心理健康服务热线。不到10分钟,就接到了刘女士的求助电话,说女儿读初三,这两年因为疫情防控居家网课时间长,经常一言不合便发脾气、不吃饭、不上课,刘女士也特别烦,不知道该怎么办、感觉自己活的很失败。我认真聆听了刘女士的诉求,并对家庭环境及一些生活细节进行了沟通了解,初步诊断母女俩为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于是针对性的开始了心理健康疏导,首先舒缓了刘女士的焦躁情绪,并以恰当的身份与其女儿进行了电话联系,再得到信任的基础上,连续三天、一对一开展了心理健康线上咨询服务。

孩子早晨吃过饭,主动和我打招呼妈妈我去上网课了,我愣是没反应过来,看着她进了屋里、开始上网课,心里激动的差点哭了,电话里刘女士的声音明显有点哽咽,但更多的是激动,听着对方喜悦的声音,我也欣慰的笑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我的力量能改变更多的孩子,能帮助更多的家庭。

微信图片_20221204224857.jpg

党团志愿服务先锋队  李汶锌

脱离军营,进入杞县民政局工作的我慢慢适应着自己从一名退伍军人到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的身份转变。哪里有需要,哪里有任务,就往哪里去。面对反复的疫情,我主动请缨一线,主要担任西关社区隔离人员的上门核酸检测任务。每天检测300多人次,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穿梭在社区与群众中,不叫苦,不喊累。同时积极为社区居民讲解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引导广大群众科学防控疫情,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断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正能量。

以工作用心换群众放心,以服务贴心换群众暖心。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群众的每一声谢谢,既是我工作的动力,也是军人的使命,更是每一位基层工作者的责任与信仰!

微信图片_20221204224901.jpg

杞县返乡大学生   韩少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杞县东营村的返乡大学生,在返村解除居家隔离后,我立即投入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寒冬来袭,但击退不了我志愿为村民服务的热情。我与乡村干部卡点值守劝返来往车辆行人,登记各项台账,走访入户排查返乡人员信息、全村入户开展核酸检测,步行对扎堆村民积极劝导并疏散。身上那条疫情防控袖标,是最独特、最美丽的一抹红,更是我作为一名返乡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微信图片_20221204224905.jpg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