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个人在家,顿顿都是咸菜配馒头,如今在这儿吃饭有荤有素,比家里还舒坦!”近日,兰考县青龙岗村70多岁的张大爷走进村里的爱心餐厅,看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这是兰考县民政局着力推进农村助餐服务,让留守老人共享幸福“食”光的生动场景。
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多,留守老人“吃饭难”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兰考县民政局高度关注这一现状,积极引导各村结合实际探索助餐服务模式。青龙岗村依托毗邻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在村委会的推动下创办爱心餐厅,创新实践“开放式经营、以工补老”模式,为全县农村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服务工人获得合理收益,反哺老人助餐,形成良性循环,这是我们的核心思路。”餐厅负责人介绍,爱心餐厅为园区工人提供经济实惠的套餐,既解决了工人就餐难题,又为餐厅带来稳定收入。扣除运营成本后,剩余收入全部用于补贴老人餐费,从源头上保障了助餐服务的资金可持续性,这一模式得到了兰考县民政局的认可与支持。
在助餐普惠性上,爱心餐厅的价目表尽显温情:60-70岁老人享八折优惠,70-80岁老人享六折优惠,80岁以上老人仅需1元即可就餐,外村老人和本村学生也能享受同等优惠。85岁的李奶奶每天都来这儿吃饭,她笑着说:“孩子们在城里上班忙,这儿的饭菜可口又便宜,还能和老姐妹们聊聊天,心里特舒坦!”这样的惠民举措,正是兰考县民政局推动助餐服务彰显公益本色与人文关怀的体现。
食品安全是助餐服务的底线。兰考县民政局始终强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指导爱心餐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要求。餐厅采用“明厨亮灶”模式,食材清洗、加工、烹饪全过程透明可监督;每天挑选新鲜食材,由专业厨师烹饪,菜品每日更新,确保营养均衡、口味多样;同时建立严格制度,定期对厨房设备消毒,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培训,为老人们筑起饮食安全防线。
如今,爱心餐厅已不仅是就餐点,更成为村里的凝心聚力平台。用餐时间,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拉家常,分享生活趣事,在欢声笑语中增进感情,这种“助餐+社交”的模式,有效缓解了农村老人的孤独感,也是县民政局探索农村养老服务多元化的积极成果。
为让助老善举长效惠民,在民政局的建议下,餐厅计划推出积分抵餐费制度。村民可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保持家庭卫生等方式获得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量可抵扣餐费。这一制度将激发村民参与公益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为餐厅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兰考县民政局将以青龙岗村爱心餐厅为范例,总结推广“以工补老”等创新模式,加大对农村助餐服务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农村老人享受到便捷、优质、暖心的助餐服务,切实守护好老人们的幸福“食”光。